公司新闻 发布者:中交京纬 发布时间:2015-06-09
西藏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编制由西藏自治区公路局、西藏自治区交通工程技术评审中心和北京中交京纬公路造价技术有限公司三单位共同承担,按照编制工作大纲要求,由三单位联合成立调研工作组,在西藏自治区公路局工程处贡松副处长、西藏自治区评审中心官卡利副科长陪同下,北京中交京纬公路造价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先富带领定额部人员于2015年5月22日启动了全区七个地市及武警交通部队公路养护工程技术、造价管理的全面普查,调研工作采取现场测查、询问、座谈会、资料收集、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预计将耗时40多天,行程15000余公里,穿越于平均海拔高度4000-5000多米、险峻狭窄、地质灾害频发路段。
2015年5月22日早9点,调研组一行8人,由区公路局和区技术评审中心配备的两台丰田越野车,载着满满的行李和救急器材从拉萨出发了。为确保调研工作顺利进行,区公路局下发了配合调研的通知,贡松处长也早已联系好了需要调研的线路、工点及管养单位。
拉萨我们出发了
第一站:林芝公路分局
5月22日上午,在林芝公路分局墨竹工卡养护段管养的G318线K4540处,海拔3700多米,调研组查看沥青路面病害处治现场,听取阿旺段长介绍沥青路面养护情况。
5月22日中午,墨竹工卡养护段G318线十四工区,养护工人在养护工地现场“野炊”,他们常年坚守在海拔3700多米的高原公路上,为了节省时间,每天中午坚持“野炊”,用他们的无私奉献确保了G318线的畅通,养路工人的艰辛极大的鼓舞着调研组人员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这次调研任务。
5月23日上午利用周六休息时间,在林芝公路分局召开座谈会,林芝公路分局分管副局长、养护科长、工程科长、市交通局工程科长等,对公路养护工程技术、工程预算及造价管理方面进行交流,同时收集了林芝公路分局近三年大中修工程的图纸、预算、合同工程量清单及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
5月23日中午召开完座谈会,调研组继续行走在G318上,翻越海拔4720米色季拉山口。五月的色季拉山天气变化莫测,山顶依旧白雪皑皑,天上还飘起了雨夹雪,气温剧降,好在调研人员提前备好了御寒服装。
G318线林芝县路段,可遥望南迦巴瓦雪山(海拔7782米,世界高峰排名15位)的美丽风光。
5月23日下午调研组行走在艰险、泥泞的G318线上,内侧偶有山体滚石,外侧波涛汹涌的尼洋河。
G318线波密县通麦镇路段,除地势险峻外,道路狭窄,很多位置只有一个车道宽,一侧是高山、一侧是悬崖,几十米深的悬崖下就是波浪翻滚的尼洋河,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河谷,来往车辆常在此段堵住。为改善该路段通行条件,西藏交通运输厅正对该路段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的路段桥隧结合,消除了道路险情和堵车,预计今年底通车。
调研组刚好遇到了堵车,一堵就是3个多小时,原本宿营波密县城,最后只得临时改宿通麦小镇。
5月23日晚上8点多,天还未黑,调研组在S305线K10处,调研2013年抢通工程修建的临时木笼加固桥台,这是具有西藏公路养护抢险保通特点的工程实例,利用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抢通水毁冲垮的桥涵构造物。
第二站:武警交通部队二支队
G318线西藏境内,在最艰险的路段会看到一支特殊的养护队伍,这就是武警交通部队二支队,他们承担了G318线600多公里长的养护任务,他们坚守在最艰险的路段,时常遇到泥石流、滑坡等严峻的自然灾害,他们保护着西藏交通大动脉的畅通。
2015年5月24日上午在武警交通第二支队三大队八中队,与武警官兵座谈公路养护技术、抢险保通措施。
2015年5月24日武警交通二支队养护的G318线通麦路段的200m长过水路面,该过水路面右侧常发生泥石流,虽然采取了工程措施,但山上雪水常年流下,形成了该段过水路面。
第三站:G559线(扎墨公路)地质灾害与沿线风光交相辉映
林芝公路分局扎墨公路机械化养护队管养的扎墨公路(现已提升为国道G559),是通往墨脱县的唯一公路,墨脱也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公路全长117.278km,起止于波密县城和墨脱县城,历时48年、历经4次修建,最终于2013年10月建成通车。该路段除道路险峻狭窄外,到处可见大型泥石流、雪崩、滑坡等地质灾害,117km路段,正常天气、正常通行也需要4个多小时。
5月25日扎墨公路K9+000雪崩常发路段形成的常年过水路面,时至五月份部分崩雪依旧未化。
5月25日扎墨公路K10+000处,巍峨的高山上依旧白雪未化。时至冬日山顶的暴雪倾泻而下堆积在公路上,山上的树木因常年的雪崩,导致向雪崩方向倾斜生长。
2015年扎墨公路雪崩清理现场(此图片由扎墨公路养护队提供)
嘎隆拉雪山平均海拔4800多米、山顶常年积雪,我们依旧能看得到山上的羊肠小路盘旋在嘎隆拉山上的痕迹,这座阻隔墨脱县城与外界联系的雪山终于在2013年10月打通了。
嘎隆拉隧道把墨脱县与现代交通紧密相连
5月25日沿扎墨公路盘旋而上来到了墨脱公路通车纪念碑。
扎墨公路钢筋石笼边坡防护现场,此类防护是西藏区公路坡脚加固防护使用普遍的类型。
嘎隆拉雪山让山的内外两侧气候完全不同,扎墨公路穿过嘎隆拉雪山后,来到了热带雨林。温润的气候使得雨水不断,饱含水份的山体十分脆弱,就在我们到达前该路又出现了多处小型的泥石流。
扎墨公路养护工人美丽的大自然餐厅
5月25日我们行进在扎墨公路K76时,突遇对面大货车,外是悬崖内有峭壁,我们在这人工开凿的单行道上慢慢的倒车,找到一个会车道时才得以化解这场拥堵。
扎墨公路特有的混合交通
扎墨公路沿线热带原始森林
扎墨公路沿线瀑布景观
沿扎墨公路而上的旅游美女
雅鲁藏布江沿扎墨公路走向奔腾入印度境内。
扎墨公路虽然险峻,但沿路风光无限哟。
第四站:昌都公路分局
5月26日下午行驶在G318线波密前往八宿的途中,路中小憩片刻,看到G318线路旁然乌湖(海拔3800多米,面积22平方公里,藏东第一大湖)静静的美。
5月26日下午6时,到达G318线K3878+500大塌方处,该处于2015年5月12日上午九时左右发生大塌方,15000多立方的石方山体倾泻而下,摧毁了上边坡主动防护网,砸毁了90多米长的钢筋砼明洞。负责该路段养护任务的武警二支队二大队官兵仅用四天时间清理完了塌方,并保持交通畅行。
5月27日上午,行驶在G318线八宿至昌都的途中,途经G318线上著名的99道拐(相机局限不能展现全景)。
5月27日上午走完G318线上99道拐后,到达了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顶。
G318线公路两旁美丽的高原田园风光不时映入眼帘。
5月27日,在到达邦达镇后,我们转行到G214线上,途径美丽的邦达草原,蓝天、白云、雪山、草原、牛羊、河流汇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与G214公路为邻的昌都邦达机场,该机场小而有特点,是世界海拔最高机场之一,也是跑道最长的机场。
5月27日下午,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澜沧江的起源地-西藏昌都市。
5月28日在昌都休整一天。
5月29日我们到达G317线 K1294+000处,调研路堑高边坡防护工程。昌都公路分局工程科长介绍抗滑桩、框架梁与浆砌片石护坡的养护作业工艺。
5月30日上午途径G214、318重合线,武警交通二支队二大队四中队长现场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修补坑槽的工艺流程、沥青路面养护作业车的操作过程。
5月30日下午到达了滇藏公路G214上K1782+000 听取昌都公路分局盐井养护段段长介绍沥青路面罩面施工工艺流程以及人材机的消耗情况。
G214线公路边的芒康县盐井镇,藏滇交界小镇因千年盐井而闻名。千年盐田、古法晒盐工艺、浑浊奔腾的澜沧江、蓝天白云又是一道美丽的公路风景。
5月31日在盐井休整一天,在西藏公路局贡松处长精心安排下,我们来到了盐井小镇藏民家体会藏民的生活。古朴的民风、温馨的藏式家庭、女主人优美高亢的歌声让我们忘却了一路辛劳。
第五站:山南地区交通局
6月3日G560线朗县至泽当的路途,该段路面为砂土路,一遇汽车经过灰尘满天。
6月3日在海拔4910米的布但拉山调研砂石路面翻浆,该路段每年雨季到来后道路翻浆严重。
山南地区交通局曲松养护段第二工区边巴区长(藏族、女性),被评为第四届感动山南十大人物之一,亲自带班作业。
6月4日亚堆扎拉山山顶海拔5025m,是泽当至错那S202线必经之地。一到冬季山顶处路面结冰、积雪严重,山南地区交通局日当养护段段长给我们介绍了采用羊粪、牛粪进行除冰、除雪保通的新方法。采用羊粪、牛粪除冰比工业盐除冰雪环保、低成本、且对沥青路面无损害。
6月4日行走在亚堆扎拉山山顶,道路旁边的五彩的经幡衬着远处的雪山,让我们忽略了高海拔缺氧的困难,继续前行。